【奋进2023· 开局大家谈】构建“三全育人”工作体系,全面推动学生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——访学院副院长吴国平

编者按:扬帆再起航,奋斗正当时。新征程的奋进号角已经吹响,学院党委对2023年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进行了统筹谋划和精心部署。当前的首要任务,就是要迅速开启新的奋斗模式,铆足干劲、开足马力,以昂扬的斗志、饱满的精神、务实的作风,全力以赴投入各项重点工作,向着新目标,奋楫再出发。我们持续推出“奋进2023˙开局大家谈”专栏,邀请学院领导、系部负责同志共话2023年谋篇布局。本期访谈嘉宾为学院副院长吴国平。
访谈人:“三全育人”是高校培养人才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标尺,是一项系统工程。您如何理解这个“系统工程”?
吴国平: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本任务,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关系到“为谁培养人、培养什么人”的重大问题,而“三全育人”就是解决“怎样培养人的问题”。教育部发布的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》将“三全育人”归结为“十大育人”体系,涉及面广,内容繁多,可以从“全员、全程、全方位” 三个维度理解“三全育人”体系的核心要素。“全员”即人员要素,“全程”即时间要素,“全方位”即空间要素,“三全育人”强调协调多种力量,齐抓共管,发挥思政教育实践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功效。
“德”是做人的根本,学校教育必须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。我们讲教书育人,讲立德树人,就是要把立德、立功、立言统一起来,坚持“德育为首”,落实“三全育人”。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德育工作,去年秋季学期以来,聚焦学风校风建设,将加强学生日常管理作为常态化重点工作大力推进。制定落实《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实施方案》(学生管理“六大规定”);建立院系两级工作领导小组,执行学院领导联系系(部)、系(部)具体负责制度;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,印发工作推进实施方案,推动“六大规定”落实落地。优良的学风校风引领了良好的教育生态,重塑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,学风校风明显好转,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升。
访谈人:学院今年在推进落实“三全育人”工作方面将有哪些重要举措?
吴国平:学院党委坚持“大思政”育人理念,将“三全育人”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学院事业发展规划,印发了《“三全育人”工作实施方案》,从目标要求、主要任务、实施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部署。我们将聚焦“党建领航、思想引领、人才培养、社会实践、健全机制”五个维度,统筹推进“十大育人”工程,全力打造“三全育人”的“安职院样本”。
一是聚焦党建领航,强化政治保障。围绕应急安全领域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,创建“党建引领、多方协同”的“三全育人”机制,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、其他党政副职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;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、各基层党组织书记,构建学校、企业、社会、家庭、学生“五位一体、全员参与”的“全员”育人机制。强化党建带团建,形成领导小组、基层党组织、班级团支部三级联动机制,为深入推进“三全育人”格局提供坚强的政治、思想和组织保证。
二是聚焦思想引领,筑牢信念之基。以理想信念教育和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,利用重大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,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。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,抓牢思政课程主渠道,打造系列思政课精品课程、精品课堂;其他课程结合专业特点探索育人元素,在课程内容、授课方式、学生培养等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,突出德育的渗透作用。
三是聚焦人才培养,提升技术技能。立足应急安全产业发展,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,优化人才培养内涵和模式创新。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。推进实践教学改革,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,增加实践教学比重,打造课程学习、项目实践、创业孵化、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,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。
四是聚焦社会实践,助力全面发展。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,推动专业课实训教学、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、创新创业、志愿服务等载体有机融合,形成实践育人统筹推进工作格局。整合实践资源,与政府、社会、企业等多元社会主体共同构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。广泛开展社会调查、生产劳动、社会公益、志愿服务、岗位实习等实践活动。
五是聚焦健全机制,服务成长成才。强化“一流服务”意识,推进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综合服务、后勤保障服务、医疗卫生服务、安全保卫服务等育人体系建设;充分发挥学生干部队伍、学生党员队伍、学生社团队伍“三支队伍”的模范带头作用,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和服务育人能力;依托智慧校园管理平台,推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网格化、精细化,实现教育管理全覆盖。
访谈人: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已被列入学院党委年度重点工作,请您给大家介绍当前这项工作的主要进展情况。
吴国平: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打通立德树人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重要举措。目前,建设方案已通过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,“一站式”服务大厅选址已经确定,相关建设工作正在加快推进。预计9月完成基础建设以及软件试运行,力争在10月完成服务社区的建设并正式运行。我们将致力于探索以“党委领导”汇聚发展合力、以“学工牵头”彰显育人特色、以“辅导员下沉”落实工作机制、以“教师协同”充实育人力量、以“支部引领”强化阵地建设、以“学生参与”培育学生自觉的综合管理模式,举全校之力、集全校之智,努力实现学生社区管理全覆盖、育人全链条、服务全体系、学生全受益,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育人实效。
访谈人:韦林枚
初 审:欧梦婷
复 审:陈小容
终 审:甘 翔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